6月18日,在凤冈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颁奖仪式上,经公司申报,县文化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,“陈氏手工茶”获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。
据悉,“陈氏手工茶”制作技艺创立于上世纪,通过公司原董事长陈仕友老先生刻苦专研得以保存延续至今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田坝村比较贫穷,因为地理环境原因,缺水相当严重,发展传统农业困难重重,村里的谚语说:“田大块,土大丘,三年两不收,要吃饭,天施舍,吃穿靠救济。”作为当地的生产队长,如何带领老百姓发展农业成了他当时最大的困难。后来几经思考,受手工茶启发,决定带领老百姓发展茶叶。1974年他用卖牛换茶种开始做茶,他从湄潭背了只够八分地的茶苗,带领副队长和会计,从亲戚开始挨家挨户“劝种”,拉了30多户人种完;1978年寒冷的冬天,他带领30多人爬上荒山,种了50多亩茶,一年又一年,村里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。1985年他创办成立了凤冈县第一家私营茶厂-凤冈县龙江茶厂。九十年代初,他在老一辈制茶人的影响下,决定对陈氏手工制茶进行深度开发研究,通过在茶树品种选育、栽培种植、技术工艺上狠下功夫,进一步提升了手工茶产品品质和品类多样性,手工茶产品在香气、滋味、汤色上有了较大提升。至此,陈氏手工茶在陈仕友的精心专研下,才基本形成今天系统性的陈氏手工茶制作技艺,初具规模,并得到广泛传播。
陈氏手工茶制作技艺在陈氏几代人的不断传承中,通过在品种选育、栽培种植、关键工艺技术上不断创新,形成了以浪竹为品牌的陈氏手工茶系列产品,手工翠芽、手工毛尖、手工绿茶。承办了遵义市首届春茶开采节“浪竹”杯制茶能手大赛,公司选派的部分员工参加了此次大赛,获得了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、优秀奖等荣誉。手工茶系列产品在参加茶界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、银奖等荣誉称号。